6月26日 印以“未能解决印紧迫关切”为由拒签上合防长会联合声明
来源:天天在线体育直播上海体育发布时间:2025-06-28 11:58:50
介绍
印孟买-艾哈迈达巴德129亿美元($12.9 billion)高铁项目因进口
规格
印孟买-艾哈迈达巴德129亿美元($12.9 billion)高铁项目因进口盾构机滞留中国港口面临延期风险。
目前,三台由德国海瑞克公司(Herrenknecht)在中国广州制造的盾构机长期滞留中国港口。据悉,其中两台盾构机原计划2024年10月前抵印,但中国方面至今还没放行,延迟原因仍未披露。
盾构机原计划用于孟买-艾哈迈达巴德21公里海底隧道施工,该隧道需穿越山丘、湿地、城镇居民点、大型水体,系全项目技术难度最高路段。当前,承包商Afcons公司仍在推进孟买BKC等站点的竖井施工,但盾构机缺席已导致隧道工程停滞,并影响配套基建。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该设备采用混合盾构技术,其中一台为印度史上最大直径盾构机,其滞留同时阻碍了其他核心部件交付。
《印度快报》6月25日报道,印政府6月24日批准印控查馍克什米尔地区19项重大道路与隧道工程,耗资约1063.7亿卢比(Rs 1,0637 crore),旨在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据悉,这这中间还包括4个重点项目:一是皮尔潘加尔山口隧道(Pir Ki Gali)项目。隧道全长9公里,总投资383亿卢比(Rs 3830 crore),计划建于蓬奇(Poonch)至肖平(Shopian)之间,并与莫卧儿公路(Mughal Road)相连,确保全年保障印控查馍和克区与皮尔潘加尔地区之间通行。二是莫卧儿公路的蓬奇(Poonch)-肖平(Shopian)路段修缮和建设项目。该路段全长28公里,计划投资83.6亿卢比(Rs 836 crore)。三是萨德纳隧道(Sadhna)建设项目。隧道全长7公里,总投资333亿卢比(Rs 3330 crore),计划连接印控克区北部库普瓦拉(Kupwara)与靠近实控线(LoC)的卡尔纳(Karnah),以解决冬季降雪封路问题,保障边境通行。四是特雷加姆(Trehgam)-查姆科特(Chamkote)公路修缮项目。公路长68公里,是库普瓦拉至印巴实控线沿线蒂特瓦尔(Teetwal)间的现有公路。该项目计划投资96.6亿卢比(Rs 966 crore),以北克什米尔边境交通网络。分析指出,印控克区山谷通行目前高度依赖NH44国道,若发生战事或危机,山谷交通极易遭到破坏。因此,印政府提出构建替代路线,其中皮尔潘加尔山口隧道建设与莫卧儿公路蓬奇-肖平路段修缮和建设对于保障道路全年开放至关重要,已被列为优先项目。萨德纳隧道建设与特雷加姆-查姆科特公路修缮项目则将大幅度的提高部队与边境居民通行效率。2025年1月,印政府已批准由边境道路建设局(BRO)接手皮尔潘加尔山口隧道项目与萨德纳隧道项目。
印《经济时报》6月25日报道,高盛(Goldman Sachs)最新报告表示,印制药与生物技术行业已开始受益于“中国+1”战略,但仍需3至5年才能实现大规模创收。据悉,高盛6月在印班加罗尔、海德拉巴与10家印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负责研发)和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负责研发生产)企业举行会议,并根据会议形成报告。报告称,在“中国+1”战略下,全球大型制药企业正将部分外包渠道转移至印,相比而言生物技术企业则更为谨慎,主要考虑成本问题。印企发现,全球企业发起的RFQs(报价请求,由买方发起)数量大幅度上升,或旨在多元化其供应链。印Syngene、Neuland Labs、Divi’s Lab等企业充分的利用机会,过去一年至一年半已着手将RFQs转化为试点项目或初始合同。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报告说明,尽管全球制药与生物技术企业向印转移供应链势头强劲,但印仍存在国内创新不足、管理保守、人才外流等缺陷,“仍需时间才能实现巨大经济效益”。报告预计,印相关企业或在3至5年内实现大规模创收。
路透社6月25日报道,印政府拟通过贸易谈判、利用外资提高国内精炼铜产量等措施应对全球铜市场趋紧问题。印政府消息的人偷偷表示,印已就全球铜市场趋紧对其影响举行内部讨论。根据印,当前印精炼铜年产量约57.3万吨,而需求量达180万吨。印通过进口满足90%以上的精炼铜需求,预计到2047年印对进口精炼铜依赖程度将上升至97%。为此,印政府拟采取两方面措施应对精炼铜缺口问题:一方面,印在双边贸易谈判中争取精炼铜供应。据悉,印希望在其与智利、秘鲁正在开展的自由贸易谈判中加入相关条款,以确保精炼铜供应。印还希望由国有矿业公司(Khanij Bidesh India Ltd)牵头,扩大在智利、秘鲁、澳大利亚、蒙古等国的铜矿资源勘探与布局,确保战略矿物供应安全。另一方面,印着力吸引外资在印投建冶炼厂和精炼厂。消息的人偷偷表示,印或接触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等全球大规模的公司,吸引其在印建厂。印国企或投资上述企业的海外矿业项目,以换取其参与印炼铜基础设施建设。分析的人说,中国4月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已影响武器、电子科技类产品及多类消费品的原料供应,导致印对“海外资源资产收购”的需求愈发紧迫。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印尼等主要铜出口国收紧铜供应限制印采购选择,智利、秘鲁也已与中国等国家达成长期合作,而这将进一步缩小印进口选择。印称,“随着主要矿产资源供应商诉诸‘资源民族主义’(resource nationalism),印或更容易受到供应链中断影响”。
巴《俾路支邮报》6月24日报道,巴基斯坦“俾路支民族主义军”(BNA)领袖班古扎伊(Mir Abdul Nabi Bangulzai)警告民众警惕“国”(ISIS)在俾路支省的渗透,并公开指控巴政府在其中扮演推手角色。班古扎伊指责ISIS专对于俾路支活动家和宗教人士发动袭击,近期暗杀了包括宗教学者毛尔维·阿卜杜勒·卡比尔(Maulvi Abdul Kabeer)在内的多名活动家,称其举动旨在“俾路支民族运动”。他表示,“这不仅是极端主义,还蓄意以宗教为武器,消除俾路支人的身份、文化、抵抗”。他呼吁俾路支公民保持警惕,保护自身的文化特性,团结一致反对外部操纵,拒绝利用宗教实施政治控制的团体。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班古扎伊严厉谴责ISIS是“罪人”和“国家合作者”,称ISIS在巴安全机构支持下在俾路支省山区建立营地,强调“俾路支省人民从未自愿接受巴基斯坦”。
2025年6月19日中国昆明中巴孟会晤,从左至右为孟加拉国代理外秘西迪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和巴基斯坦亚太事务辅秘西迪奎。图源:外交学人。
《外交学人》6月25日发表题为《首次中巴孟峰会的战略意义》的评论文章认为,中孟巴三方会谈凸显孟当下对外关系的纠结局面:恶化的印孟关系推动孟加拉国向中巴靠拢,但孟国家利益仍要求其保持不结盟并与印维持友好关系。本文作者希梅尔·拉赫曼(Md. Himel Rahman)系孟加拉国戈帕尔甘杰科技大学国际关系系讲师。
6月19日,中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三方副外长/外秘级会晤在云南昆明举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巴基斯坦外交部亚太事务辅秘伊姆兰·艾哈迈德·西迪奎(Imran Ahmed Siddiqui)、孟加拉国代理外交秘书·西迪基(Md. Ruhul Alam Siddique)出席会议,巴外秘阿姆娜·巴洛赫(Amna Baloch)以视频方式参加第一阶段会议。
本次三边会晤在国际与地区危机接连爆发的边境下召开。国际层面,在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升级下,美国介入中东冲突。霍尔姆兹海峡能源通道面临中断威胁,南亚国家恐将深受到巨大冲击。南亚地区层面,印巴最近一轮冲突导致两国关系显著恶化。与此同时,印巴仍面临内部叛乱与分离主义势力威胁。孟加拉国方面,在孟2024年8月政权更迭后,印孟矛盾加剧,边境小规模冲突频发。与此同时,缅甸内战蔓延也波及周边。在此背景下,中巴孟三方关系升温,凸显南亚地缘战略格局的新趋势。
第一,三方会晤反映出三国不断紧密的战略协同关系,或最后导致一个遏制印度的“三角同盟”出现。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在巴解体前,南亚就曾出现过类似地理政治学格局。当下,中国与巴、孟均保持全面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关系。孟巴两国均是“一带一路”重要参与方,中国也是两国军队最大装备供应国。中孟巴三方协调将增加印度在东西两翼面临的战略压力,使巴得以部分抵消在人口和资源方面相对印的劣势。孟当前与印不断恶化的关系,也推动其慢慢地增加与中巴两国合作。
第二,孟是印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地缘上,孟扼守印通往其在东北地区领土的战略通道,且构成了向印东北地区投射影响力的绝佳平台。历史上,巴曾利用其在孟加拉的领土支援印东北的米佐和那迦族叛乱。2010年以来,孟印安全合作也对印稳定其东北地区安全局势至关重要。
第三,孟对中孟巴合作深化的犹豫,显示其孟政府当前仍聚焦国内政治。当前,2024年推动哈西娜下台的孟国内政治联盟正在瓦解,政治极化程度不断攀升。当前孟临时政府将在2026年孟选举后被民选政府取代,这使临时政府不愿意推动孟进行重大地理政治学转向。这集中反映在孟拒绝加入三方联合工作组。
第四,孟国家利益决定,孟参与任何联盟关系均将对其造成巨大损害。在次大陆与巴结成同盟不会给孟带来任何实际利益。孟地缘位置使其难以承受与印敌对代价。上述因素使三方会晤议题聚焦于推动经济与文化合作。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孟拒绝成立机制化三方联合工作组的提议,这凸显孟方尚不愿意加入针对印的战略结盟关系。然而,孟也同时与中美两国保持密切经济联系。上述状况使孟不得不采取“走钢丝式”的外交政策,试图同时兼顾中美印等多方利益。
当下,孟正面临急迫的战略两难。一方面,不断恶化的印孟关系推动孟走向制衡印的战略协调关系。另一方面,孟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现实使其有必要延续传统的不结盟政策。然而,持续不断的增加的国际与国内政治压力将迫使孟偏离兼顾多方的外交路线。本次三方会晤不会是孟向制衡印度联盟关系靠拢的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