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治安安全管理体系:制度框架、秩序维护与教育赋能
来源:天天在线体育直播上海体育 发布时间:2025-01-26 07:06:54
医院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场所,是全天候开放的人员密集场所,具有人流量大、建筑物容积率高、贵重仪器设施多、易制毒(爆)药品以及危险化学品种类多等特点。社会上的偷、盗、扒、骗、抢等治安事件在医院也屡见不鲜,给人民、医院集体的财产带来了损失。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因为医患之间沟通不充分,或因医疗过错(过失)导致医疗纠纷而引发的治安事件、刑事犯罪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医疗环境。
(3) 现金、票据、印鉴、有价证券等重要物品使用、保管、储存、运输的安全管理制度。
(6) 锅炉房、配(变)电房、氧气站、电梯、空调机房、泵房、医疗废弃物等非医疗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投诉管理制度,明确沟通、投诉管理部门,健全医患纠纷处理体系,制定重大医疗纠纷处理预案并报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公安机关备案。出现重大医疗纠纷涉医违法犯罪案件,应当及时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2)建立风险排查机制,加强涉医矛盾纠纷排查,对有可能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危及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以及扰乱医疗秩序的征兆和事件,做到提前介入,妥善处理。
(3)完善警医联动机制。一是加强治安防控工作,建立分析评估、预警报告制度,提高预警防范和先期控制解决能力。二是建立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完整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完善涉医案件处置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涉医突发事件现场处置能力,防止事态升级。三是加强信息沟通,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一旦医院发生涉医、伤医事件,医院应当做好医务人员的情绪安抚和宣传解释工作。四是把握正确舆论方向,及时研判和有效处置舆情,确保医院内部稳定。
巡查、检查是医院日常治安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治安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巡查、检查制度。
医院门(急)诊大厅、诊室、住院病区、收费窗口、医院主要交通通道等重要部位应当每日做到巡查,并确定巡查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晚间或非工作日更应加强对非治疗区域进行治安巡查,并且是双人巡查。一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执行报告制度,同时做好台账登记。
治安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医院锅炉房、配(变)电房、食堂、监控室、药房药库、财务等重要部位进行全方位检查。原则上每月应检查一次,分管领导应当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前带队对重要部位进行全方位检查,党政主要领导应当每年至少两次带队对医院的重点部位进行治安安全检查。
为减少医院各类治安事件的发生,同时也为了减少医护人员受伤的情况,培训教育是加强治安安全管理必要的措施。
(1)医院应定期开展对在职职工、实习护士、进修医生、研究生、规培生以及为医院服务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治安安全教育,原则上一年不低于两次。对新入职的员工一定要进行上岗前的治安安全培训教育。
(2)医院应利用电子大屏幕、短信、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横幅以及集中课堂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治安安全教育培训、宣传。
(3)医务部门、护理部门、教育部门、宣传部门、工会、治安管理部门等都应参与到员工的治安安全教育培训中。
(4)教育培训主要内容涵盖:对医院有关人员进行国家治安方面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医院相关规定的学习;教育医院有关人员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结友好,做合法公民;教育医院员工在突发治安事件发生时,做好自我防范、自我保护、会报警、会正确处置;培训教育医护人员在日常诊疗活动中与患者的沟通方法和技巧。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